奥运冠军50岁重返剑台 栾菊杰心系奥运不畏艰辛

2008-05-19 14:00

  50岁的她依旧是人们追逐的偶像。在剑道上,踌躇满志的她出剑、劈刺、呐喊,风采不减当年。可不堪负荷,带病征战的她力不从心,倒在了赛场——她就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金牌获得者栾菊杰。

  拼尽全力,终于梦圆北京,栾菊杰说:“只要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我的目标实现了。”

  突发疾病倒在赛场

  二十多年过去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重返剑台的栾菊杰向自我发出挑战。

  在日前举行的国际剑联男女花剑世界杯上海站32进16的比赛上,栾菊杰遇到了多次胜过的意大利小将萨维娜,“体力上也许我不如她,但心理、技术和经验方面,我都赢她不少,应该能赢下来。” 栾菊杰很有自信。

  7比1领先,栾菊杰发挥正常。随即,肠胃不适、带病作战的她体力不支:脸色苍白,豆大的汗水从发际滴落下来。摘下防护罩,便在墙角呕吐起来,身体极度虚弱。怎么办?栾菊杰稍作休息,咬牙重新投入比赛。但此时的她却抵挡不住对手的凌厉进攻。几个来回后,几乎虚脱的她以10比15倒在了剑道上。

  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栾菊杰仍不服气:“这是我最近状态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如果不是这场病我根本不会输。”

  栾菊杰最终还是排名第一,如愿拿到了北美的奥运名额。“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现每赢一场都是额外惊喜。”快人快语的她还打趣说,“希望我这个‘高龄选手’能为奥运锦上添花。”为了北京奥运会,这位三个孩子的妈妈重新亮剑,她的精神,她的意志,令人钦佩。

  独背剑包参加积分赛

  栾菊杰曾多次表示“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我拿了金牌。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我也想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

  正是怀揣着理想,为了挣够积分,她从去年起报名参加所有13站的比赛。而身体状况让栾菊杰的奥运之路充满艰辛。“毕竟是50岁了,”栾菊杰坦诚地说,“每次比赛后都觉得特别累。年纪大了,体力消耗特别快,而恢复起来又很慢。更何况20年没有系统训练,困难可想而知。”更不为人知的是,患有肾炎的她从未间断过吃药,那是以怎样的毅力在11个月内征战了36场比赛。

  说起这些,爽朗的栾菊杰也有些许感慨。“一年来我很辛苦,每次去比赛,一个人背着剑包独来独往,衣食住行全是自己操心,自己承担比赛费用。”更难过的是离开了三个孩子,离开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的数十名学员。“在外参赛看不到孩子,一天就像一年般漫长,感觉好难过。”温柔的母爱溢于言表。

  是家人的支持让她坚持,是家人的关爱让她战胜了寂寞。怕她坐火车孤独,她的先生为她下载了1000首情歌。“在异乡的火车上听到那些深情款款的情歌,眼泪都要掉下来,但心里真是很温暖。”

  在这个家里,击剑总是主要话题。14岁的二女儿,早已是加拿大少年组花剑省级冠军,还在加拿大全国17岁以下比赛中获得了亚军。10岁的小儿子,花剑也练得有模有样,因为妈妈就是最好的启蒙教练。栾菊杰说,击剑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不论以后做什么,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她们家也成了当地闻名的击剑之家。

  难舍奥运情缘

  年龄和体力的劣势,需要她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一年多来,每天清晨将孩子们送去上学后,栾菊杰便开始慢跑,做体能训练。下午在俱乐部带学员训练,自己还进行一些专项训练。正是艰辛的付出,使她实现了奥运梦想。“50岁的我能站在世界赛场上,已经为自己赢得了1分。这对自己也是个挑战,我还想证明,从我拿起剑的那一刻,30多年从未放弃过,我真离不开手中的这把剑。”言语之中,透着剑客的豪气。

  栾菊杰还想告诉年轻的选手们,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运动生命就能很长。

  有位剑坛专家感叹:“已是知天命的年龄还能第4次参加奥运会,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说明她是多么的热爱击剑。”

  栾菊杰说: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就是送给自己50岁生日的礼物。她还托人打听购买奥运会门票的细节,“希望家人能去北京看自己比赛。即使被淘汰了,我也会在现场为中国队加油。”老剑客剑又出鞘,她手中的剑,又一次举了起来。

责任编辑: 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