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剑客叶冲叹当年无鹰眼 盼中国选手轻松上阵

2008-08-11 18:51

  华奥星空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高进)前两届奥运会著名的“三剑客”之一叶冲可算是奥运会的“参赛元老”了,这次一边解说,一边见到选手们常常要求裁判看录像重新判分,他感慨道:要是早几年有鹰眼,中国三剑客的金牌说不定都已经到手了。

  奥运解说嘉宾:首次全面解说三个剑种

  叶冲说他这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了,当然第六次不是挥刀仗剑,而是戴着耳机坐在电视转播席上担任解说嘉宾。从8月9日开赛第一天到17日最后一天,叶冲都要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击剑馆坐镇,解说全部10项击剑比赛。

  叶冲不是初次为电视台解说了,但这一次最开始他仍觉得有点紧张,毕竟是奥运会这样的综合性运动会,而且“虽然我是练击剑的,但以前总是解说花剑,那是自己老本行。这回还要解说佩剑、重剑,自己队佩剑没有那么熟,还是要临阵学习的。”

  从自己1988年首次走上奥运击剑剑道,到雅典奥运会谢幕战,叶冲参加了五届比赛。“这次算第六届参加奥运会呀,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在祖国参加奥运会,亲切、自然了许多。”

  他的奥运经历居然长达20年,从当年的青年剑客,到成为队中的核心,叶冲对奥运会渗透的感情实在太深,而未了的奥运金牌梦也是他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结。他盼望中国击剑总有一天能圆了他的梦想,当然这一天到来得越快越好。

  击剑开赛三天点评:中国选手要放下包袱

  北京奥运会开赛三天来,叶冲本来被告知晚上从半决赛开始转播,可没想到,谭雪止步四强大门外,男子重剑、女子花剑都没有人进入八强,中国选手目前还没有一项进入晚上的半决赛。开局不利,叶冲的转播工作也提前到了白天。

  他说:“我觉得好像包袱重了一些,主场作战是一把双刃剑,年轻队员更应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才好。当然这对中国选手是一个宝贵的教训,可是,这个代价太大了,奥运会毕竟四年才一次。”他的痛心溢于言表。

  逐个点评三天来的比赛,叶冲认为女子佩剑谭雪还应该加强场上应变能力。“我观察了那个俄罗斯选手,咱们队员都说对手的战术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但谭雪应该不次于这个对手,她打出自己的特点来,本来是应该有机会的。”

  王磊是雅典奥运会男子重剑亚军,曾于2006年夺得过世锦赛冠军,但这次没有进入16强。叶冲为王磊感到非常可惜:“王磊和对手开始都打得不主动,被双双判罚1分。后来他落后对手,一度又追上了一些,打成8比8平。但有一剑他处理的不好,自己感到很懊恼,就想把面罩掀开一点,可能没控制好,面罩掉地上了。其实他反应蛮快的,赶快去捡,但他的对手很注意观察,马上向主裁判指出对方摔面罩。摔面罩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裁判罚了王磊一分。我觉得转折点就出现在这里,后来王磊就输掉了。”

  中国女子花剑实力相对较弱,也没有人进入八强。叶冲最熟悉花剑,他说:“孙超进入状态慢了,从9比14落后追上了4分,最后13比15输了,有些可惜。苏婉文还是年轻,对剑尖的控制还差些火候。张蕾16进8对阵维扎里,维扎里从1996年拿个人亚军、团体冠军,到悉尼、雅典包揽个人冠军,的确是世界上顶尖高手。张蕾跟她打,最开始还不错,在维扎里后来领先了2分、3分时,好像有点顶不住了。”

  学会应变保护自己:遗憾当年没有鹰眼错过金牌

  张蕾曾提到维扎里数次使用头部、身体等遮挡有效部位,但裁判只给了一次黄牌警告。叶冲建议说:“第一,运动员可以使用鹰眼,每场比赛有两次机会要求裁判员看录像回放;第二,她可以提醒角裁判,让角裁关注对方是否有这样的动作。”他笑着说:“不要让角裁成为摆设啊!总之,要多想些办法。”

  说到击剑比赛引入的鹰眼,即录像回放系统,又勾起了叶冲的伤心事:“现在有了鹰眼,比赛相对公平、透明多了。当年我们比赛时要是有这个,说不定不会吃这么多亏,已经拿到奥运会金牌了。”

  在中国男子花剑团体实力最强的2000年、2004年奥运会上,叶冲、王海滨、董兆致三剑客两次抱憾而归,都是在关键时刻裁判偏袒对手,甚至出现错判。尽管裁判后来受到处罚,但两届奥运会距离如此之近的金牌毕竟擦肩而过,一剑竟成千古恨。

  后边还有7项比赛,叶冲衷心希望中国剑客轻松上阵,好好享受奥运会和顶尖高手的交锋,说不定这样反而会有更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 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