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上取得24年来首枚金牌的荣耀尚未完全散尽,中国击剑队针对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的新一轮备战却已经悄然开始。12月24日,为期近一个月的中国击剑队冬训在广州和南京两地正式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运动员将在这个冬天为自己的伦敦奥运梦想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与北京奥运会的备战相比,进入到新一个奥运周期的中国击剑队在人员组成、训练方法和备战计划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教练和队员方面,在保留经受了北京奥运会考验的主力框架后,加入了一批富有潜力的“新人”;备战方面,在延续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先进训练手段,并在赛练结合上进一步与国际赛事接轨。
喜“新”却不厌“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足,正是中国击剑重塑辉煌的关键一步!
阵容——教练队员“新老”搭配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军团的大多数项目都进行了调整和重组。而中国击剑队的调整是从教练员竞聘开始的。本月初,中国击剑队在北京进行了教练员公开竞聘,来自全国的12名教练员参加了竞聘。经过竞聘人的演讲、答辩以及评审小组的综合评定,中国击剑队在新一个奥运周期的教练员阵容最终得以确定。
据记者了解,中国击剑队的新一届教练员班子是“三老加两新”的组合——已经在北京奥运会中证明了执教能力的法国教练鲍埃尔继续担任中国男女佩剑队的总教练;男女花剑方面也没有变动,男花主教练依然是王海滨,女花则由王钰继续执教;重剑方面则进行了大幅调整,原女重主教练赵刚转而执教男队,曾先后三次出任女重副教练的许学宁则首次担任女重主教练。据悉,按照中国击剑队的整体规划,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国家队的新一届教练员班子将会一直执教到伦敦奥运会结束。
“新老”搭配的情况同样出现在队员的选拔中。在北京奥运会上表现不俗的仲满、谭雪、包盈盈、张亮亮等名将留队,而一批年轻队员则被充实到国家队的阵容中。以佩剑为例,经过前一阶段进行的全国锦标赛等赛事的考察和选拔,主教练鲍埃尔先后挑选了男女各5人共10名新人进入国家队。据了解,这批队员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是鲍埃尔为备战伦敦奥运会精心挑选的。
对于“新老”搭配的组合,中国击剑队领队王健表示,在保持主体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是国家队在新一个奥运周期的建队思路,“这样一来,既能保持队伍稳定,又能增加队伍的活力,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推进国家队的发展。”
备战——训练比赛相结合
随着新一届国家队主教练和队员的确定,中国击剑队的新一轮备战计划也已启动。首先展开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训。据记者了解,中国击剑队的此次冬训将主要针对重剑和花剑两个剑种进行,获得今年全国比赛前8名的省市队伍的运动员,将在国家队教练组的统一指导下参加集训。“这次集训的目的,主要是各队伍之间相互学习,促进交流,届时还会进行一些学术研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集训,能发现一些好苗子,进一步充实到国家队中。”王健表示。
据了解,国家队的此次冬训将分成两个地方进行,男女花剑在广州集训,而男女重剑集结南京。明年1月中旬,这几个剑种的国家队队员将结束冬训回到北京进行调整。而没有参加此次冬训的中国男女佩剑队则会暂时在北京训练。
虽然冬训已经成为中国击剑队每年的“必修课”,但与往年相比,此次冬训却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有了很多创新。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击剑部部长季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冬训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而心理素质训练将成为此次集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中国击剑队曾在北京奥运会的备战过程中聘请了心理学专家,给队员们进行了心理辅导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样的心理素质训练将成为国家队今后训练的常设内容。”
此外,为了让队员们能尽快适应比赛气氛,新一届中国击剑队将会增加更多的大赛机会。据悉,除了亚锦赛、世锦赛等国际大赛,国家队将会在明年参加更多的国际剑联世界杯分站赛,通过赛练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检验训练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击剑队的重塑辉煌之路,就在他们自己的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