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击剑综述:老将强势存弊端 新人断档现隐忧

2009-10-28 16:39

  华奥星空青岛9月24日电(记者 张锐)昨晚,第十一届全运会决出了最后两个项目的金牌。经过了六天的激烈争夺,12枚金牌都各自有了归属。综观本次比赛老将强势、传统强队绩优成为了最大的看点,然而这也折射出关于新人培养的隐忧。

  以往历届全运会总有很多老将复出,本次全运会击剑个人项目共6块金牌,除了男佩的王敬之、女佩的谭雪和男花的张亮亮是现役国手之外。男重的王伟新、女重的沈巍巍和女花的肖爱华都是早已经退役又再复出参赛的。而王敬之、谭雪、张亮亮在国家队也已经是多年的老面孔。自剑中心击剑部部长季道明曾表示:老将的强势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些人的竞技状态还保持在了很高的水平;另一反面也可以看出我们在年轻队员的培养上进步还有些慢。

  全运会是各个省区综合体育实力的一次最高体现,为了能争取获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各省体育局不惜让一些退役的老将又重新复出披挂上阵。就拿38岁的肖爱华来说,为了这次全运会她自爱8个月前复出备战,算上这次全运会她已经是第三次复出。在实现了全运会女花个人赛的五连冠之后,谁也说不好她会不会出现在下届全运会上。

  老将集体复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赛的看点和技术含量。但也使个别场次变得缺少了竞技性和对抗意味。特别是在个人项目的争夺中,当同省队的队员在淘汰赛遭遇时基本上就会出现让剑的情况。以女子重剑个人赛为例,这次代表上海队复出参赛的老将沈巍巍一路冲杀,先后击败谭丽、孙玉洁、仲维萍三名国手获得冠军。然而谭丽和仲维萍都是同属上海队,这两场比赛的竞争从一开始就失去悬念,两名选手都早早败下阵来。连沈巍巍赛后也表示金牌是全队通力合作的结果。而老将肖爱华在获得女子花剑个人赛冠军后也说了类似的话。

  中国男子花剑队主教练王海滨在总结本届全运会“老将称霸”的局面时曾分析说:老将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技术扎实,对于整个全运会的节奏和态势更有把握。弱点主要是体能比较欠缺。而各省队对于全运会的战略安排是老将涌起的一个因素之一。王海滨不无忧虑的表示,如果这些老将只是为了参加全运会在国内拿成绩,那对这项运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这届全运会上新人带给我们的亮点不多,除了女佩的倪红、朱敏,男花的马建飞,男佩的蒋科律、何伟之外。给人留下印象的年轻选手少之又少。这几个选手也都是在全运会之前就入选了国家队。相比较起来年龄较轻而已。

  回到团体项目,六块金牌也都被传统强队分得。实力强大的江苏队得到了男佩、女佩、女花三个项目的冠军。解放军、辽宁、广东则分别拿走了男重、女重和男花三个项目的团体金牌。这其中江苏、广东和辽宁都是上届全运会击剑团体项目的夺牌大户、强队的卫冕是自身实力的一种沿袭和继续,但也让人看出一丝隐忧。

  就拿江苏队来说,女子花剑夺金阵容中的三位主力年龄为别是:肖爱华(38岁)、孟洁(33岁)、张蕾(30岁)平均年龄已接近34岁。江苏击剑队总教练任大新坦言,江苏男女花剑都存在较严重的青黄不接的问题。男子花剑在王海滨退役之后已经出现断档,而女花在近20年内都是靠老将在撑,一旦她们退役,将面临和男子花剑一样的尴尬。

  对于新人的培养是各省队都需要关心注重的问题,一个项目的立足是一个长期和漫长的过程。如果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和成绩,那么在短暂的荣誉之后也可能会迎来更为长远的平庸。

责任编辑: 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