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总结击剑运动员的必备条件
- 本版策划:本报记者 陈伟胜
-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白志标
亚运会上的击剑比赛从来都是充满悬念的,尤其是剑手之间的胜负从来都是一两剑之差。在往届亚运会上,奖牌之争多集中在中韩两队之间,而在今年11月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上,昔日的中韩争夺场面将被中日韩三队争抢局面代替。本期全景亚运邀请中国击剑协会秘书长季道明、中国男子花剑主教练王海滨以及赢得今年3个大奖赛冠军头衔、世界排名跃升至第2的广东“剑客”雷声来展望广州亚运和讲述自己的击剑故事。
进入2010年,雷声突然爆发,在结束了今年所有国际剑联大奖赛赛事后,凭借着3个大奖赛个人冠军,他让自己的世界排名达到新高,攀升至世界第二。有意思的是,这位剑道上英气逼人的“佐罗”在场下却完全是另一种状态,在和记者长达一个小时的聊天中,他始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甚至是腼腆的感觉。“其实击剑运动员并不需要太多激情的,否则容易过劲,击剑更需要的是智慧。”雷声很有哲理地说。
人生遗憾
首次战亚运无缘个人赛金牌
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雷声坦言这是他没想过的,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是说自己真的就是世界第二的实力了,他之所以这么低调来看待自己的排名,与4年前在多哈亚运会的失利有关。
“多哈亚运会是我的第一次亚运会之行,老实说当时我对自己还是有很高期待的。”雷声很实在地说,当时心气高就是因为自己在亚运会之前取得了一个好成绩,“当年我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取得第3名,而且当年的其他比赛成绩也都不错,因此希望自己能在多哈亚运会上取得一个好结果。”
然而,现实却是相当残酷,在多哈亚运会上,雷声尽管闯进了4强,但却没能进入到决赛,最终仅得一枚铜牌。虽然在随后的团体赛决赛时与韩国队的争夺中,最后一个出场的雷声顶住双方此前总剑数22比22的压力,让中国男花卫冕男团成功,但个人赛未能夺冠还是让他留下了遗憾。雷声说,事实上当时个人赛当天一整天自己的发挥都不好,争夺第3名的那场比赛算是最好的了,“现在回想起来,肯定有些遗憾了,如果当时自己的心态平和一些,有可能现在不用遗憾了。”
入行经过
在父母反对下捧起击剑装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专业体育运动员更多是小时候成绩不好的人,从事体育运动是没有出路的小孩无奈的选择。雷声说,自己的父母就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我父母是教师,在他们看来,出生在教师家庭中,我的成长应该是沿着一条最正常的道路发展,上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工作。”
不过,1994年在雷声10岁时,广州体校的一位击剑教练打乱了雷声父母的计划。雷声说:“我父母当然是不同意了,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会进入体育领域,因为我父母觉得搞体育是不务正业的。”教练和父母经过多次商量才最终“达成协议”,“我父母在同意的情况下给我留了一条退路,那就是最多练到初中毕业,一旦发现没希望赶紧转入正常学习,不能耽误考大学。”
就这样,雷声走进了击剑运动中,“别看我父母同意了,但一直不认可我干这一行,即便是我参加全国比赛也不觉得我练击剑是正事。”真正让雷声父母转变想法的是他进入国家队后代表中国出去比赛。雷声说,击剑能为国家做贡献,这是父母没想到的,“参加世锦赛特别是参加多哈亚运会,我们夺得了团体金牌,直到这时他们才终于认可我干的是正经事。”
回到校园
爱琢磨爱钻研最爱竟是哲学
终于得到父母认可的雷声在多哈亚运会后状态越来越好,并如愿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但他的首次奥运之行并不顺利,被看好的他被德国队选手挡在半决赛之外。北京奥运会让雷声多了更多思考的机会,他很清楚自己在知识层面上的欠缺将是他成为顶级剑手的障碍。“我于是主动去联系上学的事情,对于上学父母当然是全力支持。”雷声说,既然选择在知识上提升自己,那学校就必须是最好的,他的首选就是北京大学,“北大对运动员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不像其他高校可以派老师到队里来上课。”
正是北京大学的严格要求,雷声在训练之余拼命“啃”书,“我的专业是新闻传播,今年已读大二,现在上的都是基础课,从新闻理论到哲学,学得很杂。”有趣的是,很多学生认为晦涩而难懂的哲学书竟然是雷声的最爱,“因为里面有很多知识有助于我运用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在我进入大学的一年多以来,最明显的感受是思维开拓了很多。”雷声的这个兴趣与中国游泳队的刘子歌多少有些相像,刘子歌的最爱是老子。雷声还透露,自己最早在体校还曾打算转到游泳呢,“不过练习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击剑那么需要动脑筋,于是就踏实钻研击剑了,我是个爱琢磨的人,不费脑筋的项目觉得没意思。”
爱钻研,加上大学一年多的学习,沉寂了一年的雷声今年终于爆发了。“这与自己在大学学习还是有一定联系的,经过学习的启发,现在在比赛中特别是面对日韩选手每次都是胜他们一两剑,说明我的心态向好的方面发生了变化。”雷声还特意强调,“知识与体育的关联度是很大的”。
亚运目标
全力冲击个人团体不留遗憾
自从雷声在多哈亚运会男花团体赛中发挥出色后,“新三剑客”这个名称便与他连在一起。“我从没在意这个称呼,其实我们现在与王导(海滨)他们不同,那时在队中他们3人突出,第4个位置没有人补充,而我们现在队中4个人实力平均,在位置上可以互相顶替补充,因此在团体赛中的战术变化也比过去多。”
谈到即将在“家门口”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队占据主场便利时,雷声却坦言,东道主虽有场地、气候等便利,但主场的压力也是在国外比赛时所没有的。“击剑是一项技巧性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冷静地思考和处理场上出现的情况,因此主场观众的加油助威声很容易影响到主队队员的,不像国外比赛那样放松。”雷声说,比赛时运动员确实可以进入到无我的境界,那时基本是听不到外界的声音的,“这是一种绝佳的竞技状态,能进入到这种状态的话,比赛就胜了一半。”但这种状态并不能轻易进入,“我在多哈亚运会的团体比赛中就进入了这种状态,外面的人怎么叫喊我都听不见。”
除了主场无形的压力外,还有来自韩日两队对手的挑战,“韩国队的实力还是相对了解,他们的老队员也多数离队,新出来的两名年轻人可以说没任何经验,但日本队就相当狡猾,感觉他们在比赛中有所保留,包括今年的几站世界杯比赛,也许他们打算将实力保留到亚运会上。”当然,即便是有来自内外的压力,雷声还是希望广州亚运会上不再有遗憾,“个人赛和团体赛我都会全力去冲击,我希望这次不会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