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国手大讲堂:给我一把直柄剑 我将撬动地球

2010-09-23 15:51

  “给我一把直柄剑,我将撬动地球……”男子重剑选手尹练池的普通话不太标准,但这一句铿锵的话语引来阵阵掌声。这一幕发生在9月17日北京老山训练基地,国家击剑队第二期大讲堂上。

  和上期相似,本期题目依然是“我对项目规律的认识”。“目前,我国击剑仍处于研究、探讨阶段,队员们需要系统、理性、深刻地去认识击剑,研究项目规律。”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说,让国手放下手中的剑,说出心中理解的剑,目的是希望大家深入思考,而讲述的过程,亦是备战过程中的一次动员、激励。

  除潘志琛外,自剑中心书记王宣庆、副主任王伟、石树刚以及各项目部的部长均参加了大讲堂,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国手“侃剑”价值高

  大讲堂开始前,潘志琛和王宣庆先为第一期表现突出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颁发了证书与奖金。男重主教练赵刚、女佩队员倪红荣获最高奖励,男花主帅王海滨等也拿到了二等奖。

  本期大讲堂从男花教练员董兆致开始,随后是吴汉雄、王伟新、李明、王泱、陈滔滔、仲满、王敬之、谭雪、包盈盈、黄良财、张亮亮、乐慧林、施云、尹练池、王森、许安琪、孙玉洁等上场,结合自身对击剑项目的认识,在训练中领悟到的道理侃侃而谈。

  有些运动员的演讲是从最基础知识说起,有些则从自身运动经历说起,如男花黄良财,演讲题目是《经历过风雨,方见真彩虹》,他说走上击剑道路的理由很单纯,就是想成为一名国手剑客,为国争光。

  “所有的成功,都是一剑一剑打出来的。”世界冠军谭雪说,经历了2002年世锦赛的一战成名,再到雅典和北京奥运会的两枚银牌,谭雪说,她体会过成功之后的迷失,也品尝到失利之后的折磨。

  北京奥运冠军仲满将自己对于比赛的把握经验倾囊而出,“虽然大家都是击剑运动员,但都只是了解自身的情况,对于整个击剑历史、流派不熟知。大讲堂的系列讲座,是大家的一次碰撞,我感觉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学习。”仲满在谈到大讲堂感受时表示。

  研讨风气将延续

  击剑队选手发言之中,我国女子山地车选手任成远也上台演讲,当然,她谈的是对山地自行车的认识。任成远曾拿到过世界杯金牌与北京奥运会第五名,她却讲了自己在低谷时的感受,尤其在下坡技术的训练中如何从倒数第一名到技术突出,从害怕下坡到享受比赛的转变。她的教练、队友也都坐在台上,认真听了演讲全过程。

  张一、刘婷等在京备战亚运的铁人三项国家集训队选手也旁听了大讲堂。“感受一下这样的气氛,非常好。运动员多以训练为主,平时很少思考自己的项目,我们今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活动。”铁人三项部副部长陈笑然说。

  “我为他们而骄傲!”潘志琛在听完大家的演讲后非常高兴,他说,大家的发言热烈到位,会把队员的讲话稿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供交流学习。“经过前一阶段认真研究项目规律,大家的国家意识增强了,为国争光的信念增强了,学习研讨的氛围形成了。能够主动思考、主动交流。这次讲演,各剑种、包括自行车运动员,大家把自己对项目的认识和体会,精华都提炼了出来,将团队境界和集体智慧形成共识,那就是为祖国而战,为奥运而战,为提高击剑水平而战。”

  潘志琛表示,今后还会将大讲堂活动延续下去,“我们还会选择更多话题,如对重点运动员的会诊、每个剑种流派的分析等。我们应该向对手学习什么?我们有什么长处和薄弱环节?中国击剑队最终的目的是成为一支世界强队,拥有自己独特的特长和打法。” (王向娜)

  来源: 中国体育报

责任编辑: 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