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唐山5月5日电(记者 计丹妮) 每一名奋战在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赛场中的小剑客,身后都有着专属后援团,“拖家带口”来参赛已是常态。而在唐山站,一对特殊的母子吸引了记者们的眼球。
上战母子兵,来自山东青岛锐诺国际击剑中心U10男花选手侯奕辰和他的妈妈赵君预计同时出征俱乐部联赛,不为冠军,只为共同体验击剑的魅力。
“态度激进” 虎妈逼儿进剑馆
谈起儿子侯奕辰四年前开始学剑的经历,赵君还记忆犹新。彼时的侯奕辰胆子很小,赵君为了培养他的胆量,便将儿子送去了击剑馆。一堂体验课过后,赵君认为击剑这项既具备十足的对抗性又兼顾优雅礼仪的绅士运动十分有趣,便决心让儿子开始练剑。但小侯奕辰却不太愿意,赵君说自己当时的态度非常“激进”,她采取了强硬措施送儿子进了击剑馆,开始了练剑的道路。
随着实战经验的提升,侯奕辰在俱乐部自己举办的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信心有所提升他,也渐渐对击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青岛市的比赛到山东省的比赛,再到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侯奕辰用了三年的时间。2016年,侯奕辰第一次参加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参加了三站比赛后,他的排名连续上升了40多位。
“感同身受” 为儿亲自上剑道
虽然侯奕辰的进步很快,成绩也在不断提升,但也许是因为身形有些瘦弱的缘故,侯奕辰在赛场上并不自信,用赵君的话说,“还是胆小”。为了鼓励儿子,帮助他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赵君做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决定,她决定亲自走上剑道,和儿子一同练剑。
“我当时就想,通过我亲自上场,带着他来练剑,让他看看,他的妈妈是很勇敢地在赛场上拼搏的,这样才能去说动他。”赵君回忆道。
想法成型,赵君说做就做。购置了全套击剑装备的她,却出师不利,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彼时的青岛市并没有一个可供成人击剑教学的剑馆。但赵君并没有气馁,每天晚饭过后,她便带着儿子下楼,在小区的空地上练习。
被剑刺伤很疼,与儿子对练的赵君,经常浑身青一块紫一块。而当赵君真正走进剑馆,戴上头盔走上剑道后,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了击剑运动员的不易。“这种体验是很艰难的,我不像他们每天都会练习,戴上头盔后别人出手、出剑的时候我经常看不清。打一场下来满身都是汗,整个人都湿透了,我平时运动很少会出这么多汗。”赵君说。
真正参与到击剑这项运动中后,赵君开始慢慢理解儿子。不论是儿子对“疼痛”的忍受度,还是对技术上的不理解,或者在赛场上发挥失常,赵君都能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这些问题。
不仅如此,赵君在击剑的道路上也收获了不小的成绩。在2016年击剑俱乐部联赛上海站的比赛中,她取得了成人组的第六名。
“越挫越勇” 发动全家练击剑
在是枝裕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无人知晓》中,单身母亲福岛惠子为了自己的幸福,将四名孩子藏匿在房间中,不允许他们外出和上学,后又离家出走,任由孩子们自生自灭。
而眼前的这位母亲说:“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我觉得我把他生出来就要对他负责,不光是对他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的将来负责。”为了能让儿子侯奕辰在他的兴趣爱好上走的更远,赵君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
说起选择让侯奕辰练习击剑的目的,赵君说全家都并不在意他的成绩、奖牌或者是证书,而是希望他在这一过程中好好成长。“我认为击剑真的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它不管是技术与技术的较量,更是智慧与智慧的较量。而对孩子来说,实战经历不仅能开发大脑,还能锻炼他的意志力,对他的人格的塑造大有裨益。”
虽然最终为了能更好保障儿子参赛,赵君放弃了唐山站的比赛,但她也仍然期盼着和侯奕辰共同征战的机会。不仅如此,她还发动丈夫也投身于这项运动,现在击剑已经变成了全家亲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赵君说,她期盼击剑这项“非常有意思”的运动能在青岛、山东、甚至是全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有一天,剑馆能像羽毛球、网球场馆一样普及,亲朋好友就既可以选择包一块球场打球,也可以选择包一条剑道练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赵君的她全家共同“玩”剑的梦想都能实现。(完)